目前使用的高层消防救援装备,在抵达现场后要抵近着火面,同时需要空旷场地进行设备展开架设,只有当设备全部展开架设完成后才能进行火灾扑救。这一过程至少需耗时5到8分钟,在现实情况中还夹杂着消防通道狭窄、堵塞大型救援车辆无法通过,建筑物着火面没有足够设备展开架设场地或场地被占用等问题。极端条件下甚至有消防车辆到达起火建筑物附近因消防通道或其他问题,无法接近进行救援的情况或是着火点位置过高超出设备能力范围无法直接扑救,从而错过火灾初期的控制时机使小火演变成大火,大火失控燃烧的情况。
应急救援消防无人机则完全不受上述场景条件的限制。无人机运输车到达现场后飞机可以在运输车上完成起飞,降落,更换任务组件等操作,无需空旷场地进行设备的展开架设等操作,在到达现场后3分钟内就能能升空作业。即使通道堵塞运输车无法接近着火建筑物也可以选择在附近起飞,携带机载灭火装置对火点进行先期压制,此时地面开辟消防通道或是直接铺设消防管路给与灭火剂供给,再由无人机接驳泡沫水带直接对着火点位进行持续性扑救。拖挂水带的状态下3分钟就能到达100高度,进行泡沫灭火剂的喷射作业。特别对于高层外立面火灾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解决了高喷车够不到,人员内功打不到的问题。高层外立面火燃烧速度快,起火蔓延快,起火位置一旦超出高喷车的有效范围只能靠人工从内部或楼顶进行有限控制,一旦控制不及时极易出现不可控燃烧,引燃建筑物内部形成立体火场,扑救的难度将大大增高。在可以抵近着火建筑的现场,运输车辆到达后三分钟内即可展开完成任务前准备工作,根据现场情况接驳泡沫水带由车上自带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供给消防泡沫无人机升空灭火,高层屋内火灾扑救可同时安装破船弹组件用于破碎着火房屋的窗户玻璃建立救援通道。
高层火灾的发生时,常因为楼内的消防栓无法启用、水压不够等多种问题需要外部供水至救援人员所在位置,常用方式为消防员沿楼梯间铺设水带和沿楼体外墙铺设水带,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救援人员携带装备攀爬至指定位置惊醒操作,这类方式无论是对作业时间还是消防员的体力都有极高要求。高层救援供水系统是专门应对这一情况的任务模块,有效解决了消防员负重登楼铺设水带的难题。无人机携100米水带卷盘和发射装置,升空快速抵达指定楼层窗口,将水带前端发射到室内,前端水带通过制动反抓装置自行固定在屋内,同时无人机释放百米水带卷盘至地面,此时可连接地面高压供水车实现快速供水,整个过程小于2分钟,即可实现百米高度的供水任务,同时发射入室内的水带前端的多孔喷口可快速建立救援水墙压制火情;屋内如有被困人员也可使用水带灭火,建立安全区域。为消防员内功救助,创造机会。
在高层火灾发生时,一旦发生人员被困,而救援人员无法及时抵达实施救援,被困人员因为烟气中毒、窒息造成的死亡占火灾死亡人数的绝大部分。因此能在第一时间将逃生救援装备送达被困人员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救援无人机通过挂载多用途救援物资弹,由窗口水平方向将防毒面具、隔热服或逃生绳救援物资发射到被困人员身边,被困人员穿戴后可以迅速逃离火场减少人员伤亡。救援弹也可以装填灭火干粉、气溶胶等多种灭火药剂,用于房屋内部火情扑救。
装备选择:应急救援消防无人机 ZY-XF50森林救援版
运输工具:天隆15型快速反应皮卡运输车
森林火灾扑救
森林火灾,山高林密,俗语说:望山跑死马。很多时候发现山上火点后,等人员上山到达起火位置时已经成为大火失去控制,解决森林火灾在起火初期快速“打早、打小”是一个关键问题。
天隆15型快反运输车可搭载运输一台应急救援无人机及至少6个架次灭火作战任务所需的耗材和配件,皮卡车辆体积小,通过性高,在野外非铺装路面环境下可以把无人机及其配套物资快速的运抵起火点山体附近,到达现场后无人机可在3分钟内完成任务前准备工作,使用干粉灭火弹应无人机可在五分钟内到达起飞点2公里内的起火点上空完成灭火弹抛投任务。ZY-MHD02型抛投式灭火弹灭火剂净重35kg,根据抛投起爆高度不同覆盖面积可达150㎡~220㎡,灭火弹的起爆高度可根据火场燃烧物情况自行调整,可以满足树冠火、林下火及地表火等多种不同火源高度的扑救。初期小型火点和窜火烟点在使用干粉式灭火弹进行压制和控制后第二批次无人机可换装水剂或凝胶剂灭火弹对火点进行降温控制以防止其复燃,为地面扑火人员到达火点现场清理提供便利。
针对已经形成火线的大范围森林火灾,无人机可以在地面扑火人员无法达到火线、火头位置时通过多架次集群作战对火线实施分割阻断,压制火头火势,给地面扑救人员创造扑救条件,协助地面扑火装备的展开和使用。
物资投送
野外救援工作,物资保障至关重要,山体结构复杂,车辆无法通行。救援一线的物资、装备充足与否直接决定了救援的速度和成效。传统方式下物资、装备都需要靠扑救人员人力背负运输,数度慢、数量少,严重消耗救援人员的体能及战斗力。采用无人机单架次可在10分钟内完成40kg物资超过2公里以上距离的转运。时间上大大节约了物资转运周期,并且节省救援人员体能,使之有更好的状态直接应对一线救援作战任务。除过物资转运外还可协助扑救队员完成远程供水水带的铺设和撤收。